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4W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是什麼意思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意思:

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纔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出處:

春秋·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衛靈公》。

原文如下: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錯了。”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理解:

從非聖賢,孰能無過?(翻譯:是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但關鍵不在於過,而在於能否改過,保證今後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也就是說,有了過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堅持錯誤,不加改正。孔子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簡煉語言,向人們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這是對待錯誤的唯一正確態度。

《論語》的介紹: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爲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

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樑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註》,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