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的主要產地在

來源:趣味百科館 3.13W

人蔘的主要產地是在中國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俄羅斯、朝鮮、日本等地區均有栽種。人蔘是常見的中藥材,其莖、葉、花都是輕工業的原料。人蔘常生長於落葉闊葉林或針葉林中,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適宜栽種在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中。

人蔘的介紹

人蔘是五加科、人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達60釐米;根莖短,主根紡錘形;種子腎形,乳白色。

人蔘喜質地疏鬆、通氣性好、排水性好、養料肥沃的砂質壤土,土壤的pH值一般爲5.5~6.5,pH值大於7的鹼性土壤、黏黃土及灰泡土不宜生長。

春季人蔘出苗期間,土壤含水量爲40%左右;夏季溫度升高,含水量45~50%左右;秋季及全年生長髮育期的含水量宜在45~50%。

人蔘是喜陰植物,涼爽而溼潤的氣候對其生長有利。耐低溫,忌強光直射,喜散射較弱的光照。

人蔘的主要產地在


人蔘的主要產地在:

人蔘的主要產地是長白山。

目野山參作爲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國內主要產地爲長白山腹地。此外,在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每年通過民間貿易、走私等方式也有少部分進入中國市場。

由於野山參資源逐漸匱乏,發明了人工種植人蔘的辦法。在吉林長白山區,人工種植人蔘歷史超過了400年。目前,長白山區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人蔘產區,園參產量佔全國的85%、世界的70%以上。

/"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擴展資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人蔘並用文字記載人蔘的國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參”字,這是個典型的象形文字。該字爲上下結構,上部爲人蔘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現,莖上生着多個核果狀漿果,這是人蔘最主要的植物學特徵。

人蔘喜冷涼溼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爲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爲宜。

人蔘在東北它又被稱爲“東北三寶”之一。人蔘命名方式有四種:按照生長方式命名有野山參、移山參、園參三種;按照產地命名如吉林人蔘、韓國高麗人蔘、美國花旗參、遼寧石柱參等;按照炮製方法命名如:紅參、白糖參、生曬參、保鮮人蔘、活性人蔘等;也有複合式命名如高麗紅參、吉林野山參、寬甸柱參等。

參考資料來源:/_l"target="_blank"title="中國經濟網-人蔘進入“收藏時代”?專家建議謹慎入行">中國經濟網-人蔘進入“收藏時代”?專家建議謹慎入行

人蔘的主要產地在

人蔘的主要產地是長白山。

目野山參作爲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國內主要產地爲長白山腹地。此外,在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每年通過民間貿易、走私等方式也有少部分進入中國市場。

由於野山參資源逐漸匱乏,發明了人工種植人蔘的辦法。在吉林長白山區,人工種植人蔘歷史超過了400年。目前,長白山區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人蔘產區,園參產量佔全國的85%、世界的70%以上。

/"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擴展資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人蔘並用文字記載人蔘的國家。《甲骨文合集》中查到刻在甲面上的“參”字,這是個典型的象形文字。該字爲上下結構,上部爲人蔘地上部分的集中表現,莖上生着多個核果狀漿果,這是人蔘最主要的植物學特徵。

人蔘喜冷涼溼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爲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爲宜。

人蔘在東北它又被稱爲“東北三寶”之一。人蔘命名方式有四種:按照生長方式命名有野山參、移山參、園參三種;按照產地命名如吉林人蔘、韓國高麗人蔘、美國花旗參、遼寧石柱參等;按照炮製方法命名如:紅參、白糖參、生曬參、保鮮人蔘、活性人蔘等;也有複合式命名如高麗紅參、吉林野山參、寬甸柱參等。

參考資料來源:/_l"target="_blank"title="中國經濟網-人蔘進入“收藏時代”?專家建議謹慎入行">中國經濟網-人蔘進入“收藏時代”?專家建議謹慎入行

人蔘與西洋參的參苗在外觀上如何區分開?對於從未接觸過人蔘種植的人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區分開?

(1)西洋參越冬芽呈鸚哥嘴狀,人蔘的越冬芽是鴿子嘴狀。

(2)葉形上同齡植株,西洋參葉片較寬短(多爲倒卵形),葉色較深,人蔘葉片較狹長(披針形),葉色較淺。

(3)根形上西洋參主根圓錐形,表皮環紋少而粗糙,人蔘主根呈圓柱形,表皮環紋細密。西洋參根粗短者較多,人蔘根長形者較多。

(4)西洋參花軸短,花軸與莖之比爲1∶2,人蔘花軸長,花軸與莖之比爲1∶1。

(5)生長髮育上,西洋參比人蔘稍快,西洋參多數二年生就可開花結果,人蔘多數三年生纔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西洋參比人蔘早收穫一年(人蔘和西洋參收穫期分別爲5~6年和4~5年)。但在一年中,西洋參比人蔘出苗晚10~15天,開花也晚10~15天,果實成熟晚20~25天。

(6)對環境條件要求基本相同,但西洋參比人蔘耐較高溫,因此西洋參適宜種植的地區比人蔘要廣些。西洋參要求溫度比人蔘高,這也是在一年內西洋參出苗、開花、果熟比人蔘晚的原因,因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季節往後才能達到西洋參對溫度的要求,遼寧和吉林而去的參全部使用的沃葉水溶肥,賣價高。

在北京農田栽培西洋參和人蔘,研究它們對土壤溼度反應的結果表明,在土壤相對含水率80%以內,兩種作物的產量都隨土壤溼度的增加而提高,當土壤溼度相對含水率達86.8%時,對人蔘已表現不利,而對西洋參卻無不利影響,說明西洋參比人蔘耐溼性強。

(7)它們都是滋補強壯藥,但人蔘以熱補爲主,年輕人服後易上火,最適合於年老體弱的人。西洋參以涼補爲主,服後不易上火,春夏秋冬,老幼皆宜。

(8)從化學成分上看,人蔘特有的成分爲人蔘皁苷Rf,西洋參的特有成分爲人蔘皁苷F11,此兩種特有成分在沒有植株只有藥材的條件下,爲能準確無誤地鑑別人蔘和西洋參提供了科學依據

人蔘怎麼種植

現在主要是栽培的人蔘, 稱爲“園參”。主要產地是黑龍江、吉林和 遼寧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長白山人蔘歷史悠久,而黑龍江鐵力人蔘以無公害、純綠色而最爲馳名。

1、人蔘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人蔘是一種喜冷涼、溼潤而耐蔭的藥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蔘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蔘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溼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蔘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溼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蔘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蔘鬚根乾枯,導致產量下降。人蔘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溼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秋季保持在40%—50%爲宜, 全年生長髮育期溼度範圍以40%—50%爲好。

(3) 光照 :人蔘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蔘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蔘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蔘生長髮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爲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人蔘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蔘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蔘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蔘燒須爛根。

2、人蔘栽培品種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 其特點是: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 體形比較豐滿美觀。

3、人蔘栽培技術

3.1室內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每盆載2~4株一般需要養殖3~6年。盆土最好選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調劑。這樣的培養土質地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蔘,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爲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場地:立秋前後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淨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柴草、幹後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乾淨。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閒置1年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臨下種再進行細緻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爲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長寬視種子的多少而定, 坑內放一個無底的木箱,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溝後, 將幹種子用室溫水浸泡24—48小時, 取出, 適量澆水, 與2—3倍的河沙混拌均勻,倒入坑內覆蓋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蓋一層葦簾, 或搭遮蔭棚, 防止曝曬和雨水衝淋。溫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並適當加水。2—3月後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室內催芽法: 處理方法與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將種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動。經2月左右, 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3.1.2播種時間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催芽的種子。

夏播:7—8月播種當年採收或貯藏的種子。幹種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時。

秋播:9月至上凍前播種催芽的種子。

3.2.3播種方法

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