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片和盒裝的區別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5W

來源不同;保修不同;外包裝的不同;自帶原裝散熱器的不同。

cpu按照供應方式可以分爲兩類,一類供應給品牌機廠商,另一類供應給零售市場。盒裝產品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大部分爲,而散裝cpu來源是品牌機廠商外泄以及代理商的銷售策略或者國外走私。

盒裝CPU保修期長,一般是免費保修三年。散裝CPU保修時間較短,官方不提供保修,需要找購買的經銷商來保修,一般是保一年。

盒裝CPU是正規渠道以明確標註的單盒形式出售的CPU,往往在盒裝內還包含了散熱器,而散片沒有包裝盒,只有一顆CPU。

盒裝CPU都自帶了原裝CPU散熱器風扇,底部並帶有硅脂,用戶無需單獨購買,而散裝沒有自帶原裝散熱器,需要自行搭配第三方CPU散熱器。

cpu散片和盒裝的區別

(1)第一階段(1971年-1973年)。這是4位和8位低檔微處理器時代,代表產品是Intel 4004處理器。

1971年,Intel生產的4004微處理器將運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標誌着CPU的誕生; 1978年,8086處理器的出現奠定了X86指令集架構, 隨後8086系列處理器被廣泛應用於個人計算機終端、高性能服務器以及雲服務器中。

(2)第二階段(1974年-1977年)。這是8位中高檔微處理器時代,代表產品是Intel 8080。此時指令系統已經比較完善了。

(3)第三階段(1978年-1984年)。這是16位微處理器的時代,代表產品是Intel 8086。相對而言已經比較成熟了。

(4)第四階段(1985年-1992年)。這是32位微處理器時代,代表產品是Intel 80386。已經可以勝任多任務、多用戶的作業。

1989 年發佈的80486處理器實現了5級標量流水線,標誌着CPU的初步成熟,也標誌着傳統處理器發展階段的結束。

(5)第五階段(1993年-2005年)。這是奔騰系列微處理器的時代。

1995 年11 月,Intel發佈了Pentium處理器,該處理器首次採用超標量指令流水結構,引入了指令的亂序執行和分支預測技術,大大提高了處理器的性能, 因此,超標量指令流水線結構一直被後續出現的現代處理器,如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銳龍、Intel的酷睿系列等所採用。

(6)第六階段(2005年至2021年)。處理器逐漸向更多核心,更高並行度發展。典型的代表有英特爾的酷睿系列處理器和AMD的銳龍系列處理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