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撐船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7.35K

意思是:逆風:頂風。比喻身處逆境

逆風撐船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逆風撐船

成語發音:nì fēng chēng chuán

成語解釋:逆風:頂風。比喻身處逆境

成語出處:宋·陸游《與何蜀州啓》:“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

成語繁體:逆風橕舩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的處境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逆水行舟 查看更多逆風撐船的近義詞>>



撐字的成語

撐字的成語:

1、撐天柱地:介於天地之間起支持依託作用。比喻在國家事務中擔負重大責任。

造句:正所謂“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

2、撐腸拄腹:

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飽。

造句:這家子將醞下的杜茅柴,不住的燙來,吃得東倒西歪,撐腸拄腹。

3、黔驢三撐:

意思是比喻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責任方反覆迴避,欲蓋彌彰、無理狡辯。

造句:他現在表面上好像黔驢技窮了,但實際依然黔驢三撐。

4、硬撐門面:

意思裝體面,假充上流;保持高等或中等階級社會地位的風度、架子或門面。

造句:但在接待上 也要硬撐門面 甚至欠着賬照樣要吃喝。

5、撐天拄地:

意思是猶言頂天立地。出自《朱子全書》。

造句:一行人就像是一對螞蟻似的,在這個無邊無際的孤獨世界裏行走,唯一的參參照,就是他們身後的那塊撐天拄地的大石頭。

6、逆風撐船:

意思是比喻身處逆境。出自《與何蜀州啓》。

造句:因爲逆風可以縮短起降時的滑跑距離。

7、撐霆裂月:意思是形容聲氣驚人。出自唐·司空圖《與王駕評詩》。

8、撐腸拄肚:

腹中飽滿。比喻容受很多。

造句:張老漢今天吃了楊家早上送的肉食和老酒,吃得撐腸拄肚,油水太足,這不路上憋不住了。

9、獨力難撐:

意思是指個人力量單薄不能維持全局。

造句:在去往小屯鎮五中的路上,世濠哥哥給司君和榮亞講了“獨力難撐”的故事。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和“老當益壯”是一對近義詞。

老驥伏櫪

【解釋】: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示例】:用飛龍在天,對~。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 老當益壯、壯志凌雲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老當益壯

【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示例】:劍波朝着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 老驥伏櫪

【反義詞】: 未老先衰

老驥伏櫪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老馬伏在馬槽上,仍想馳騁千里。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年紀雖老,但仍懷有雄心壯志。

釋義:

基本:

驥:良馬;櫪:馬槽,也指馬廄;伏櫪:指就着馬槽吃食。老馬伏在馬槽上,仍想馳騁千里。

比喻:

比喻有遠大志向的人年紀雖老,但仍懷有雄心壯志。

例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爺爺雖然已退休,還準備去環遊世界一週呢!

七十高齡的登山家打算向這座高山挑戰,老驥伏櫪之心,令人欽佩。

出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魏武帝集·步出夏門行》

引證:

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宋·陸游·《渭南文集·與何蜀州啓》

南飛烏鵲棲無枝,老驥伏櫪悲鳴時。清·丘逢甲·《放歌與陳伯貞》

真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還不是捨不得放棄那五斗米,千鍾祿,萬石食?梁實秋·《雅舍小品·退休》

成語發音:lǎo jì fú lì。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櫪:馬槽。伏櫪:就着馬槽吃食。老的千里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奔馳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志。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馬伏驥是什麼意思

“老馬伏驥”即“老驥伏櫪”,意思是人上了年紀之後,還有雄心壯志,一般用來比喻心有志向的老年人。“驥”:良馬,千里馬。出自於曹操的詩《龜雖壽》,原詩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近義詞:老當益壯、壯志凌雲。反義詞: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示例:

1、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2、“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宋•陸游《與何蜀州啓》)

3、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鑽研;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4、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高中第五冊課文:趙鑫珊《人是什麼》)

5、您在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勤於研究,可謂老驥伏櫪,壯心未已。

老馬冀伏木歷志在千里意思

lǎo jì fú lì zhì zài qiān lǐ

驥:良馬 櫪:馬槽

比喻年紀雖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三國·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宋·陸游《與何蜀州啓》:“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

梁實秋《雅舍小品·退休》:“真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人還不是捨不得放棄那五斗米,千鍾祿,萬石食?”

歷史故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後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後,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進攻平州,那麼他們肯定會合夥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於是不顧衆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的大業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於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這裏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

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

返回軍營之後,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北方的袁紹、蹋頓雖然已討平,南方的孫權、劉備卻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國的統一大業尚未實現。這時的曹操已是五十三歲的人了,但歷史的重任肩負在身,統一祖國大業的使命仍在召喚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難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揮筆寫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爲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這兩首詩表現了曹操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了他那變革現實、統一國的豪情壯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