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5.84K

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這連綿的青山處處都是好地方,處處都可以用來埋葬忠勇壯士們的遺骸,何必要再去用馬革包裹遺體送回故鄉呢“青山處處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刻在杭州西湖嶽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對聯。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

“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徐錫麟的《出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兩句主要表現了出征者即便面臨爲國捐軀的情形,也仍舊覺得死得其所,爲國家奮不顧身,根本不考慮身後事的無畏與偉大。這兩句話充分地體現着滿腔報國之心的豪邁英雄氣概。

如同這兩句一樣,表達熱切、無畏的愛國之心的詩句還有,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寫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寫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譚嗣同在《獄中題壁》中寫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等。《已亥雜詩之一》清龔自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

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爲“三百年來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爲《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什麼?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這連綿的青山處處都是好地方,處處都可以用來埋葬忠勇壯士們的遺骸,何必要再去用馬革包裹遺體送回故鄉呢?“青山處處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刻在杭州西湖嶽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對聯。

“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出自徐錫麟的《出塞》。所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是節選自這兩處。“何須馬革裹屍還”應出自清·徐錫麟《出塞》“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典故出自《後漢書·馬援列傳》。

"馬革裹屍”出自《後漢書.馬援傳》,東漢名將馬援曾說“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遺骸。

“何須”指爲什麼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馬革裹屍”就是用戰馬的皮把屍體包裹起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兩句主要表現了出征者即便面臨爲國捐軀的情形,也仍舊覺得死得其所,爲國家奮不顧身,根本不考慮身後事的無畏與偉大。

這兩句話充分地體現着滿腔報國之心的豪邁英雄氣概。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句話什麼意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古時候出征的將士陣亡後,一般收屍都是用馬皮包裹着運回營地或者家鄉埋葬。“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出自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

這組詩作於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後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於是誕生了《己亥雜詩》。擴展資料:《己亥雜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會。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

《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己亥雜詩》多用象徵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什麼意思?

詩句的意百思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清代龔自珍《乙亥雜詩之一》。

原詩作者:清代 龔自珍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釋義:將士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培育着明年的花。賞析:1、“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原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度?”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他說:“好男兒爲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知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名句。2、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道,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信其高尚志節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

意思: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青山處處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是刻在杭州西湖嶽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對聯。

“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清·徐錫麟《出塞》“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典故出自《後漢書·馬援列傳》。擴展資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出自秦檜跪像背後岳飛墓闕上的楹雲。忠骨:指的是岳飛;佞臣:指的是奸臣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四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片土地如此幸運能夠埋葬岳飛這樣的忠臣名將,而捆鎖住秦檜這樣奸佞之人的白鐵鏈又是多麼的無辜啊。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代表詞作爲《滿江紅·寫懷》。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是:青山連綿,處處都埋着忠義之士的遺體,何必一定要用馬革將遺體運回家鄉呢。這句詩出自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發表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是龔自珍一生思想的精華。

原文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集爲詩人辭官後南北往返途中創作的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感時憂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誌着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白話釋義:離愁滿懷,正對着白日西下,揚鞭向東從此辭官策馬奔赴天涯。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願培育出更多新花。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是什麼意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意思: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裏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忠骨”指忠臣的遺骸,“何須”指爲什麼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馬革裹屍”就是用戰馬的皮把屍體包裹起來。

擴展資料:《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二十七課。

本文主要講了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後,毛澤東得知這個噩耗後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澤東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全文以毛澤東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先寫彭德懷從朝鮮發出來的有關毛岸英犧牲的電報內容和毛澤東收到電報後的巨大悲痛;再寫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遺體,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鮮的意見分歧,面對這兩種抉擇,毛澤東的矛盾心理,最後作出了將愛子葬於朝鮮的艱難、痛楚的決定。之後寫毛澤東強忍悲痛,在電報上寫下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批示。文章截取最能表現人物精神境界的一個片段,通過細節描寫反映出毛澤東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懷和不同凡人的胸懷,讀後讓人肅然起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