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翻譯

來源:趣味百科館 3.06W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翻譯是:人民所想要的就要給他們,並使他們有一定的聚集,人民所厭惡的就不要強加給他們,不過如此罷了,如果不立志於仁愛,就會一輩子憂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九節》。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翻譯

原文: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爵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爲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

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爲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譯文:孟子說:“夏桀、商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爲失去了百姓;他們之所以失去百姓,是因爲失去了民心。取得天下是有一定的道路的,得到百姓,就會得到天下;得到百姓也是有一定的道路的,得到人民的心,就會得到人民的擁護。

得到人民的心也是有一定的道路的,人民所想要的就要給他們,並使他們有一定的聚集,人民所厭惡的就不要強加給他們,不過如此罷了。人民之歸向於仁愛,就象水向低處流,野獸喜歡跑在曠野一樣。

所以,替深淵把魚驅趕來的,是水獺;替森林把鳥兒驅趕來的,是鷂、鷹;替湯王和武王把百姓驅趕來的,是夏桀和商紂王。現今天下若有施行愛民政策的國君,那麼兇暴的諸侯們就會替他驅趕百姓。

即使他不想稱王天下,也會身不由己。而當前一些希望統一天下的人,就好象生了七年的病企圖用三年的陳艾來醫治一樣。假如不積蓄民心,一輩子也得不到天下。

如果不立志於仁愛,就會一輩子憂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詩經》上說:‘怎麼樣才能美好而善良呢?施行着而觀察比得上無節制。’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擴展資料:

成語來源

《梁惠王上》:不遠千里,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始作俑者,緣木求魚,引領而望,挾泰山以超北海,寡不敵衆。

《梁惠王下》:妻離子散,匹夫之勇,出爾反爾,與民同樂,顧左右而言他,水深火熱,救民水火,簞食壺漿,流連忘返。

公孫醜上》:揠苗助長,事半功倍,出類拔萃,與人爲善,解民倒懸,具體而微,心悅誠服,反求諸己。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此一時,彼一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地利人和,捨我其誰,綽綽有餘。

《滕文公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亂臣賊子,弔民伐罪。

《離婁上》:爲淵驅魚,自暴自棄,不虞之譽,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手舞足蹈,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何出此言,陳善閉邪。

《萬章上》:自怨自艾,先知先覺。

《告子上》:專心致志,一暴十寒,捨生取義,杯水車薪。

《盡心上》:獨善其身,習焉不察,不言而喻,引而不發,仁民愛物,當務之急,一毛不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