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之奈何是什麼意思

來源:趣味百科館 5.95K
爲之奈何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爲對此怎麼辦呢?這句話出處:漢劉向《荊軻刺秦王》。原文節選:樊於期乃前曰:“爲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1、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2、譯文:樊於期走上前說:“到底怎麼做?”荊軻說:“希望借你樊將軍的頭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

3、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

4、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將軍脫下一隻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說:“這是讓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於是自殺。

5、擴展資料: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6、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首級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

7、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

8、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爲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9、“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10、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

11、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12、《荊軻刺秦王》出自《戰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爲燕國勇於犧牲的精神。

13、文章通過一系列情節和人物對話、行動、表情、神態等表現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荊軻的形象。

14、另外一種觀點認爲,戰國末年,秦國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以六國國君爲首的舊貴族,即奴隸主階級,雖然已經臨於末日,但他們還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軍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殺活動,來做最後的掙扎,而荊軻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5、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

16、臨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爲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17、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着拍節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18、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召見了他。

19、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但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侍衛所殺,荊軻就這樣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