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65W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贈·樓上黃昏慾望休》,全詩內容爲: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什麼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芭蕉的焦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裏的丁香,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不開的花蕾。全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

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什麼?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意思是寫女子不得與情人相會的愁思,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二人在異地都爲不能相見而愁苦。

《代贈》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思婦之離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這首詩寫離愁,寫得風華流美,情致宛轉。不但寫女主人公無心憑欄遠眺,而且連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感傷。

擴展資料:

作品註釋

1、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沒有展開。

2、丁香結:本指丁香之花蕾,叢生如結。此處用以象徵固結不解之愁緒。

3、同向春風:芭蕉和丁香一同對着黃昏清冷的春風。這兩句是說,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這既是思婦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意境優美,含蘊無窮,歷來爲人所稱道。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這句詩什麼意思?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着春風各自憂愁。

【出處】:《代贈二首》李商隱 〔唐代〕

《代贈二首》【原文】: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代贈二首》【譯文】: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同時向着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着《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代贈二首》【關鍵詞註釋】:

玉梯橫絕:華美的樓梯橫斷,無由得上。

芭蕉不展:蕉心緊裹未展。丁香結:丁香花花骨朵的含苞欲放狀,這裏也暗喻愁思。

石洲:見《樂府詩集》,爲思婦懷遠之作。

總:縱使。眉黛(dài):黛眉。古時婦女好以青黑色的顏料畫眉。

《代贈二首》【賞析】:

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瞭時間、地點:“樓上黃昏”。接下“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悽然而止。這裏,不僅使讀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慾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罷休”之意。“慾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慾望還休。南朝詩人江淹《倡婦自悲賦》寫漢宮佳人失寵獨居,有“青苔積兮銀閣澀,網羅生兮玉梯虛”之句。“玉梯虛”是說玉梯虛設,無人來登。此詩的“玉梯橫絕”,是說玉梯橫斷,無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無法相會。此連上句,是說女子渴望見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只得止步。慾望還休,把女子複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寫得巧妙逼真。“月如鉤”一本作“月中鉤”,意同。它不僅烘托了環境的寂寞與悽清,還有象徵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像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

三四句仍然通過寫景來進一步揭示女子的內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鉤是女子擡頭所見遠處天上之景;這兩句則是女子低頭所見近處地上景色。高下遠近,錯落有致。這裏的芭蕉,是蕉心還未展開的芭蕉,稍晚於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詩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寫的就是這種景象;這裏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着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邊。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物之愁,興起、加深了人之愁,是“興”;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詩人的精心安排,同時又是即目所見,隨手拈來,顯得格外自然。

第二首詩也是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具體的寫作時間已不可考。

景與情、物與人融爲一體,“比”與“興”融爲一體,精心結構而又毫無造作,是此詩的極爲成功之處。特別是“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兩句,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爲人所稱道,《詩話類編》就把它特別標舉出來,深受讚賞。

《代贈二首》【創作背景】:

代贈是指代人寫作贈人之詩,也可能是詩人故意這樣標題,並非真有代擬對象,因這類詩多寫相思之情。這兩首詩未編年,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是什麼?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意思: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們一同向着春風各自憂愁。體現了一對有情人不能相見的愁苦。

句中,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發愁苦悶。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著作《代贈二首·其一》

【原文】

《代贈二首·其一》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鬱結未解,它們同時向着春風各自憂愁。

【註釋】

⑴望欲休:遠望黃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月中鉤:一作月如鉤。

⑵玉梯橫絕:華美的樓梯橫斷,無由得上。

⑶芭蕉不展:蕉心緊裹未展。丁香結:丁香開花後其子緘結於厚殼之中。

【作品賞析】

詩人用以景託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瞭時間、地點:“樓上黃昏”。接下“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悽然而止。

“月如鉤”一本作“月中鉤”,意同。它不僅烘托了環境的寂寞與悽清,還有象徵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像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三四句仍然通過寫景來進一步揭示女子的內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鉤是女子擡頭所見遠處天上之景;這兩句則是女子低頭所見近處地上景色。

高下遠近,錯落有致。這裏的芭蕉,是蕉心還未展開的芭蕉,稍晚於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詩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寫的就是這種景象;這裏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着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邊。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物之愁,興起、加深了人之愁,是“興”;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詩人的精心安排,同時又是即目所見,隨手拈來,顯得格外自然。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