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

來源:趣味百科館 2.02W

最佳答案爲: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在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麪(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事件起因:

尋建文帝說:

建文元年到四年(1399-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在明代,顧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語,稱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含有尋找建文帝的用意,鄭曉、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懷疑。此後,查繼佐《罪惟錄》、傅維鱗《明書》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鄭和傳》與《胡濙傳》均收錄這種說法,近現代學者如許立羣、范文瀾也曾加採用。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

宣揚威德說: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於猜測,那麼宣揚國威說則有原始史料根據。對於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爲下西洋是爲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爲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爲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其三,認爲下西洋並非出於“誇多鬥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揚德化。

軍事目的說:

有觀點認爲,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採取的行動,具體又包括聯絡印度抗擊帖木兒等說法。但鄭和下西洋開始時,帖木兒本人已經去世,其繼承者則同明朝關係友好,加之該國已經開始分裂,帖木兒帝國不再對中國西陲形成威脅。

此外,朱國禎認爲鄭和下西洋有避免張士誠舊部通倭的用意。鄭一鈞進一步指出,明初對南糧北運採取海運方式,永樂年間則先後改爲海陸兼運和單行漕運,讓不再負責運糧的海員參加鄭和船隊,可以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並避免他們鋌而走險、勾結倭寇等等;但他同時認爲,這些只是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效果,而非其動因。李新峯則結合下西洋與明成祖北伐在時段上的關係,推測朱棣或許對以南方軍士爲主體的水軍缺乏信任,故在皇帝離京、北伐時儘量派水軍出洋以消除隱患。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 第2張

事件影響:

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頗有建樹。在總體保持和平的同時,鄭和船隊也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有學者認爲,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而這種政治秩序由於是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故總體上是非侵略性的。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 第3張

開拓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等形式。

朝貢貿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爲大宗,甚至有學者認爲尋找海外香料、滿足國內需求,是促成鄭和下西洋的一個根本原因。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爲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例如據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

宗教文化:

有觀點認爲,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 《三寶壟華人編年史》被認爲是這方面的一項證據。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繫。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爲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