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的繁殖方式是用根還是莖

來源:趣味百科館 9.84K

蘆薈的繁殖方式是用莖,用不帶根的主莖。繁殖的時候要注意時間選擇,建議選在春季或者秋季的時候,氣候溫度更適宜,可提高成活率。先準備疏鬆,透氣性能好的營養土。莖部截取後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晾乾傷口,然後再蘸取生根粉,將其插入基質中就行,後期提供溫暖,通風好的環境,很快就可生根。

蘆薈的繁殖方式是用根還是莖

蘆薈是用什麼繁殖

(1)分生繁殖是蘆薈的主要繁殖方法。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作分生繁殖時溫度條件最爲適宜。春秋分生繁殖的蘆薈新苗返青較快,易成活,只要土牀保持良好的通氣透水狀態,蘆薈分生苗很快可以恢復生長。在分生繁殖過程中,具體操作可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將由蘆薈莖基或根部的吸芽長成的,帶有幼根的幼株直接從母體剝離下來,然後移栽到苗圃或生產田中。另一種方法是用分株刀具將母株萌發出的幼苗與母株分離,但不要撥出來,仍讓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長一股時間(一般半個月左右),形成獨立的根系,達到完全自養狀態,再將幼苗作帶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時澆一遍定植水。如果蘆薈幼苗彩切離,再帶土移栽的方法,基本上無“緩苗期”。蘆薈幼苗生長快,在春夏秋季都可以隨時進行,但比較費時間。

(2)扦插繁殖也是蘆薈良種繁殖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扦插繁殖與分生繁殖

的區別是,分生繁殖是將帶根的完整的蘆薈幼苗植株,從母體上分離下來,進行繁殖。然而,扦插繁殖是利用不帶根蘆薈主莖和側枝的下端可以發生不定根的特性,分離繁殖蘆薈新的植株,這對於分株發達和莖節容易伸長的蘆薈種和品種特別適宜。在去除頂芽以後,側芽迅猛地發育,長成的很多分枝可以用作扦插繁殖材料。蘆薈的扦插主要採用莖插和根插,而葉插很難成功。蘆薈扦插可以露地進行,也可以在大棚保護地或溫室內進行。露地扦插可以利用露地牀進行大量繁殖,依季節不同,可以適當地地採取塑料覆蓋保護或蔭棚遮蔭等措施,促進蘆薈枝條髮根和不定芽產生,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蘆薈怎麼繁殖

蘆薈一般都是採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的。

再細分一點屬於營養生殖.

營養生殖是由高等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莖、葉的一部分,在與母體脫落後,發育成一個新的個體.

例如,草莓的匍匐枝,薊的根,秋海棠的葉,都能生芽,由芽形成新個體。

營養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例如,甘薯的塊根繁殖、草莓的匍匐莖繁殖,竹類、蘆葦、白矛和蓮的根莖繁殖,馬鈴薯的塊莖繁殖、百合和洋蔥的鱗莖繁殖、水仙和芋的球莖繁殖及秋海棠的葉芽繁殖,均爲自然營養繁殖。農業、林業和園藝工作上常用分根、扦插、壓條和嫁接等方法,把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與母體分離,使其發育成新個體,這屬於人工營養繁殖。組織培養也是人工營養繁殖的一種方法。營養繁殖能使後代保持親體的優良性狀,因此,花卉、果樹、茶、甘蔗、竹等人工栽培的植物都採用這種繁殖方式。

蘆薈如何繁殖?

蘆薈是原產非洲的熱帶植物,既可藥用,又可菜用,是近幾年我國引進的名優保健蔬菜新品種。在我國以扦插、分株繁殖爲主。

扦插繁殖:選株高30釐米以上的母株,將植株下部的葉片掰下或剪下,並追施適量的肥料(氮、磷、鉀三要素按2∶1∶0.5的比例配合),以促使腋芽萌發,但植株上部至少要保留10片葉片,否則腋芽生長緩慢。經一年左右時間的培養,每個母株可產生幾十個合乎扦插要求的腋芽。

扦插前,先做好苗牀,南方要築成高畦,以利排水。每平方米苗牀施入2千克優質農家肥料做基肥,施入後與牀土混合均勻。如牀土黏重,應摻入一定數量的沙和有機質含量豐富的泥土(如腐葉土等)。如牀土乾燥,要澆足底水,再行扦插。

插穗應選用具有4片葉以上的腋芽,於扦插前1~2天剪取,放陰涼乾燥處,促使剪口收斂、乾燥。扦插時間應安排在溫暖的季節,如行溫室栽培,可不受季節限制。扦插深度以3釐米左右爲宜。扦插密度爲每平方米100~150株,以葉片不互相重疊爲度。

扦插後保持牀溫20℃左右,經一個月即可髮根。如牀溫高達35℃以上,應搭棚遮蔭,或加蓋遮陽網降溫。只要不遇特別乾旱的天氣,一般不需澆水。扦插後至生根前,常可見插穗葉片逐漸變薄,顏色發紅,葉緣內卷,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不必擔心。生根後葉片逐漸轉綠,展平,並抽生新葉。

分株繁殖:蘆薈植株基部易發萌櫱。當萌櫱株長15~20釐米左右時,即可在櫱株的基部與母株相連處剪斷、挖取,另行栽種,此即謂分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