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乾的馬齒莧泡幾個小時

來源:趣味百科館 3.29W

曬乾的馬齒莧泡幾個小時的答案是:2-3個小時

曬乾的馬齒莧泡幾個小時

溫水浸泡2-3個小時。曬乾以後的馬齒莧,雖然可能沒有新鮮的馬齒莧營養要高;然而裏面所含有的礦物質、無機鹽、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等成分並沒有多少的變化。

馬齒莧:爲石竹目、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任何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馬齒莧進行種子繁殖所用種子都是頭年從野外採集或栽培時留的種。其種子籽粒極小,整地一定要精細,播後保持土壤溼潤,7-10天即可出苗。

扦插枝條從當年播種苗或野生苗上採集,從發枝多、長勢旺的強壯植株上採集爲好,每段要留有3-5個節。扦插前精細整土;結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釐米×5釐米,插穗入士深度3釐米左右,插後保持一定的溼度和適當的廕庇,一週後即可成活。

播種或扦插後15-20天即可移入大田栽培,栽培面積較小時也可直接扦插到大田。移栽前將田土翻耕,結合整地每畝施入1500公斤充分腐熟的人糞或15-20公斤三元複合肥,然後按1.2米寬開廂,按株行距12釐米×20釐米定植,栽後澆透定根水。爲保證成活率,移栽最好選陰天進行,如在晴天移栽,栽後2天內應採取遮蔭措施,並於每天傍晚澆水一次,移栽時按要求施足底肥後,前期可不追肥,以後每採收1-2次追一次稀薄入畜糞水,形成的花蕾要及時摘除,以促進營養枝的抽生。乾旱時適當澆水抗旱。馬齒莧整個生育期間病蟲危害極少,一般不需噴藥。

馬齒莧商品菜採收標準爲開花前10-15釐米長的嫩枝。如採收過遲,不僅嫩枝變老、食用價值差,而且影響下一次分枝的抽生和全年產量。採收一次後隔15-20天又可採收。如此,可一直延伸到10月中下旬。生產上一般採用分期分批輪流採收。

馬齒莧留種的地塊一開始就應從生產商品菜的地塊中劃出,栽培管理措施與商品菜生產相同,所不同的是留種的地塊不採收商品菜,任其自然發枝、開花、結籽。開花後25-30天,蒴果(種殼)呈黃色時,種子便已成熟,應及時採收,否則便會散落在地。此外,還可在生產商品菜的大田中有間隔地選留部分植株,任其自然開花結籽後散落在地,第2年春季待其自然萌發幼苗後再移密補稀進行生產。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任何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製。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