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下一句

來源:趣味百科館 2.33W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下一句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說的是明朝“東林書院”的事兒。這個對聯是“東林黨”的顧憲成編撰的,以爲湯顯祖的《桃花扇諸宮調》裏有這方面的描寫而廣爲流傳。顧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評議朝政。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下一句

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爲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琅琅。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聯爲明代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爲《東林書院門前對聯》,顧憲成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評議朝政,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爲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琅琅。

白話文釋義:上聯是說在山間幽靜的地方,認真的讀書學習,風聲、雨聲、讀書的聲音不斷的傳入耳朵裏。強調讀書學習要有好的環境。下聯說家裏的事,國家的事,乃至天下的事都應該關心。這是說明讀書的人,要多爲別人考慮。要憂國憂民,爲了百姓要有一番大的作爲 。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當時爲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後廢。明朝萬曆三十二年,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了這座自宋代就已建立的書院,在此聚衆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

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指陳時弊,銳意圖新;主張志在世道,躬行實踐,反對空發議論,脫離實際。因此傾動朝野,海內一些抱道忤時的士大夫等都仰慕應和,聞風響附,皆以東林爲歸,學舍至不能容,一時盛況空前,成爲江南人文薈萃的一大區會,又是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東林人士在當時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黨爭局面。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持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爲“東林黨”。

東林黨人開放言路指責朝政,觸動熹宗時專權的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造編《東林點將錄》等文件上報朝廷,打擊東林黨,1625年(天啓五年),明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

次年,東林書院被拆毀。東林黨人也遭到打擊,楊漣、左光斗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殺害。1627年(天啓七年),崇禎帝即位,魏忠賢被流放南直隸鳳陽府,東林黨人餘人才免遭魏忠賢的打擊。1629年(崇禎二年),崇禎皇帝下令爲東林黨人恢復名譽,並下詔修復東林書院。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下一句是什麼?

此聯爲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名聯談趣》275)。顧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評議朝政。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爲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琅琅。

讀書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體會世間百態,而不要讀死書。

資料拓展

由於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的腐化,一部分在朝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紳及其知識分子等指責朝政腐敗,要求改革。但封建社會的頑固本性當然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乎,顧憲成、高攀龍等一批敢於直諫的官吏紛紛被貶回鄉。但他們並未消極隱居,仍“志在世道”,以國家興亡爲重。

萬曆三十二年(1604),由顧憲成、允成兄弟倡議,修復東林書院,偕同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聚衆講學,並把讀書、講學和關心國事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就是他們讀書講學而不忘國家安危的真實寫照。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下一句是什麼?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此聯爲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名聯談趣》275).顧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評議朝政.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爲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琅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顧炎武的社會主張,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漢語大詞典》說:“謂國家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的人都有責任.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因此,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二句意謂對於國家民族的興旺,每個普通人都有責任 

成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多年來流行一種說法,認爲是顧炎武說的.但出自顧炎武的哪一本書.卻從未有人點明. 

劉潔修對顧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檢,僅在《日知錄》卷十三《正始》篇中發現如下一段話: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