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誰的名言

來源:趣味百科館 7.62K

林則徐。“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作者是清代林則徐。

這句話出自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詩,全文: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誰的名言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

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爲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還是退隱不仕,當一名成卒適宜。

我開着玩笑,同老妻談起《東坡志林》所記宋真宗召對楊樸和蘇東坡赴詔獄的故事,說你不妨吟誦一下"這回斷送老頭皮"那首詩來爲我送行。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發配伊犁,效力贖罪。他忍辱負重,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髮配到新疆伊犁。

詩人在古城西安與妻子離別赴伊犁時,在滿腔憤怒下寫下此詩。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峯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歷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爲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着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

1839年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參加過抵抗英國侵略戰爭的魏源於1844年編撰的《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啓發作用。

詩句“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作者是誰?

詩句“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作者是清代林則徐。“苟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林則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如下:出門一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林則徐因主張禁菸而受到謫貶伊犁充軍的處分,被迫在西安與家人分別時爲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了這首詩。

表達了作者願爲國獻身,不計個人得失的崇高精神。

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誰的名言?

林則徐。林則徐,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

1838年,林則徐奉命出任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與外國鴉片販子鬥智鬥勇,最終將他們的鴉片盡數收繳,在東莞虎門銷燬一空,是爲“虎門銷煙”。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禁菸的果斷表示欽佩。

一八四年,英國以此爲藉口發動鴉片戰爭。清朝道光皇帝嚇破了膽,匆忙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並將堅決禁菸、抗擊英軍的林則徐當作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替罪羊”,革除職務,流放到新疆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前往新疆伊犁途中,經過陝西西安。

這是林則徐第二次來到西安。上次,他是到西安任職(任陝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這次,卻是以“罪臣”身份經過西安。撫今憶昔,如何不讓林則徐感慨萬千?林則徐來到西安之前,就染上瘧疾,因此暫時停留在西安,臥牀養病。

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誰的詩

苟利益國 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寫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之一)》 裏的詩句。

原詩: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之一) 清 · 林則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 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譯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如果對國 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