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的別名是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2.29W

油柑的別名是什麼的答案是:油柑,別名:山油甘(潮汕)、望果(南澳)、山油甘、土油甘(潮陽)、山油甘根(潮安)、油甘根(潮陽)、油甘樹(五華)、油甘子、餘甘子、望果、油甘子(廣州)、油甘仔(惠陽)、革命果、油甘樹、油甘子、餘甘子(湛江)。有些地方也叫牛柑子或餘柑子

油柑的別名是什麼

油柑的根、莖、葉、果都具有藥用價值。在我國作爲民間中藥已有2000年的歷史。古人常用油柑果實治療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油柑對乙型肝炎、高血壓亦有顯著療效。研究還證明,油柑果汁具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它能阻斷強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在動物和人體內的合成和提高人體紅細胞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此外,油柑樹皮含純度70%以上的單寧達22%,是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木材赤色,堅硬,可制傢俱。

油柑樹是大戟科的一種落葉小喬木,可長到10餘米高,樹皮呈淺褐色,枝條表面還分佈有縱細條紋,葉片短小,整齊排佈於枝條兩側。長至1米高時,油柑樹即可結果,果實爲小圓球狀,初爲嫩綠色,成熟時呈黃綠色,果實與葉片雜嵌在枝條上。

8月,油柑逐漸進入成熟期。遠遠看去,嬌小玲瓏,晶瑩剔透,像是用玉石雕刻出來的。豐收時,可見成簇的果子多過葉片,將一根根枝條壓彎了腰。這種青綠圓潤的果子只有鴿蛋大小,看起來就像未成熟的小柑橘,但實際上,這二者相差十萬八千里。

大衆視野裏,油柑的出鏡率不高。突然躥紅,不少人誤以爲油柑是一種少見的進口水果或是新品種。實際上,油柑是我國的一種本土水果,只是過去並不怎麼起眼而已。

不起眼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味道很難稱得上好吃。油柑雖然是水果,可以生食,但味道很奇特,口感酸澀,尤其是初入口時。許多沒有吃過油柑的人,初嘗都會露出痛苦的表情,彷彿在同時咬青澀的柿子和檸檬。也許就是這“第一口”的感覺難以接受,使得油柑多年來在北方地區無法立足。就連在盛產油柑的潮汕地區,也有很多當地人不願意生食。

不過,油柑的魅力在於繼續咀嚼,慢慢地就會滿口生津,有一股清爽的甘甜迴盪於喉舌間。這時若喝上一口白開水,還會覺得水變甜了,這就是食用油柑的妙處。品嚐新鮮的油柑需要強大的耐心,一旦適應這古怪的味道,就會對它產生好感。

被茶飲店帶火的“油柑”“玉油柑”,其廣爲人知的學名叫餘甘子,原產於印度。在我國,油柑的別名非常多,如滇橄欖、久如拉、庵摩羅、庵摩勒、木波、昂荊旦、麻甘腮、牛甘子、牛甘果、喉甘子、魚木果、橄欖子、油甘子、油金子等。其中,庵摩羅或庵摩勒在印度語中的意思爲“無垢果”,象徵着聖潔無瑕,古印度僧侶經常用它來沐浴,並開始用作藥材使用。

最初,這種其貌不揚的水果並不招人待見,再加上味道也難以被接受,所以大多數人對它的第一印象不好。很長一段時間,油柑只是一種生長在山野裏默默無聞的野果。

油柑在我國的食用史可追溯至1800年前。東漢楊孚爲史載第一位有著作傳世的嶺南學者,他撰寫的《異物志》首次分類記載了嶺南別具特色的動植物種類、形態、經濟價值及民俗風情等,其中最早記載了“(餘甘子)鹽蒸之,尤美,可多食。”晉代嵇含在《南方草本狀》中記錄,“庵摩勒樹葉細,似合昏,花黃,實似李、青黃色,核圓,作六七棱,食之先苦後甘。”

唐朝之後,油柑逐漸傳入中原地區,廣受推崇和喜愛。關於油柑爲何能北上,如今認可度較高的一種說法是隨着絲綢之路,波斯人將一種由油柑做成的酒飲“三勒漿”帶入長安。“三勒漿”作爲異域飲品的代表,流行於隋唐上層社會,宋元時期在我國皆有釀製,明清時也有記載。

宋代著名類書《太平御覽》中記錄,“《朱崖故事》曰,朱崖果有餘甘。”《朱崖故事》就是指東晉時代蓋泓所著的《珠崖傳》,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海南最早的方誌。由此可見,當時海南種植餘甘子已非常普遍。

到了元代,油柑地位提升,成爲宮廷貢品,是王公貴族離不開的養生好物。相傳明代正德皇帝下江南時,還曾品嚐過當地的油柑。直到清代,油柑的第二次北上之路失敗,食用風俗在南方保留了下來,成爲一種地域性的小衆水果。

油柑喜溫暖乾熱氣候,天然分佈於東亞、南亞、東南亞、南美洲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今,在我國海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區都有它的蹤影。公元6世紀,隨着印度佛教的傳播,“庵摩勒”(即油柑)被帶到周邊各國。到了20世紀初,油柑被引入美國,後又引種到南非、古巴、澳大利亞等國家。油柑大多生長於海拔200米至2300米的丘陵、山地,極耐乾旱、瘠薄,能在各種類型土壤中生長。截至2019年,我國油柑栽培面積已達3萬公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