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奕文言文翻譯

來源:趣味百科館 2.5W

《學奕》文言文翻譯:

學奕文言文翻譯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爲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好。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學弈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整篇翻譯:

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着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原文:

弈秋[1],通國[2]之[3]善[4]弈者也。使[5]弈秋誨[6]ニ人弈,其[7]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8];一人雖聽之[9],一心以爲[10]有鴻鵠[11]將至[12],思援[13]弓繳[14]而射之[15]。雖與之俱學[16],弗若之矣[17]。爲是其[18]智弗若與?曰[19]:非[20]然[21]也。

註釋:

[1] 弈秋:弈,下棋。(圍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爲弈秋。

[2] 通國:全國。通,全。

[3] 之:的。

[4] 善:善於,擅長。

[5] 使:讓。

[6] 誨:教導。

[7] 其:其中。

[8] 惟弈秋之爲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9]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10] 以爲:認爲,覺得。

[11] 鴻鵠:(hóng hú)指大雁、天鵝一類的鳥。

[12] 將至:將要到來。

[13] 援:引,拉。

[14] 繳:(zhuó):系在箭上的絲繩,這裏指帶有絲繩的箭,射出後可以將箭收回。

[15] 之:代詞,這裏指鴻鵠。

[16]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17]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18] 其:代詞,指不專心的那個人。

[19] 曰:(yuē)說,這裏可解釋爲“答案是”。

[20] 非:不是。

[21] 然:代詞,這樣。

《學弈》出自《孟子·告子上》,本文講述了兩個人跟隨弈秋學棋,但效果截然不同的故事,闡發了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文言文學弈的全文翻譯

一、《學弈》譯文:弈秋是全國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想着有大雁將要飛來,想要取來弓箭將它射下來。雖然他們二人一起學習下棋,但後者的棋藝不如前者好。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答案是:不是這樣的。

二、《學弈》原文:選自戰國 孟子《孟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三、《兩小兒辯日》譯文:

一天,孔子向東遊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認爲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兩小兒辯日》原文: 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擴展資料

一、《學弈》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爲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爲“亞聖公·樹宸”,尊稱爲“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爲本”。

二、《兩小兒辯日》作者簡介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爲。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對後世哲學、美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於黃帝老子,歸同於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於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啓後的重要傳承人物。

《學弈》文言文翻譯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爲文言文。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學弈》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弈》文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huì)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wéi)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選自《孟子·告子》

翻譯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會神,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聽講,可是心裏卻想着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有人說,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回答:並非這樣。

註釋

弈①秋②,通國③之④善⑤弈者也。

使⑥弈秋誨⑦二人弈,其⑧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⑨;一人雖聽之⑩,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21)智弗若與(22)?

曰(23):非(24)然(25)也。

1、弈:下棋。

2、秋:人名。

3、通國:全國。

4、之:的。

5、善:善於,擅長。

6、使:讓。

7、誨:教導。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爲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10、之:指弈秋的教導。

11、鴻鵠:天鵝。

12、將至:將要到來。

13、思:想。

14、援:引,拉。

15、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

16、之:天鵝。

17、之:他,指前一個人。

18、弗若:不如,比不上。

19、矣:了。

20、爲:因爲。

21、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22、與:文言助詞。

23、曰:說。

24、非:不是。

25、然:代詞,這樣。

學弈文言文全文翻譯

《學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過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當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以下是我爲大家整理的學弈文言文全文翻譯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學弈

作者:孟子

1、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註釋

弈:下棋。(圍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爲弈秋。

數:指技藝。

致志:用盡心志。致:盡,極。

不得:學不會

善:善於,擅長。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爲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惟:同“唯”,只。

以爲:認爲,覺得。

鴻鵠:天鵝。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爲:因爲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國:全國。

使:讓(動詞)。

之:他,之前一個人。(指第一個用心聽講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語氣詞)

爲:同“謂”,指有人說。

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與:同“歟”嘆詞,相當於“嗎”。

然:這樣。

也:是。

譯文

現在你把下棋作爲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有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但是心裏卻想着天上有天鵝飛過,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起學習,但後一個人不如前一個人學得好。難道是因爲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有人說:“不是這樣的。”

啓示

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來源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爲《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三層意思。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這句話爲下文做了鋪墊,因爲“名師出高徒”,他的學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雲。第二層(第二、三句)卻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弈秋教的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話完全記在心裏;另一個雖然在聽,心裏卻在想着也許就有天鵝飛來,想着要拿起弓和帶絲繩的箭去把它射下來。結果雖然一同學習,後一個比前一個卻是遠遠比不上了。第三層(最後兩句)是自問自答:是不是後一個比不上前一個聰明呢?我可以說:完全不是。聯繫第二層可知,後一個只因爲他不肯專心致志地學習才落後的啊!只有四句話,卻層次分明地講明白了不專心致志便學不好本領的道理,告訴我們,只有專心致志,纔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簡潔精煉由此可見不一般啊。

《學弈》通過弈秋教學生下棋的事。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老師下不同的態度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志,絕對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讀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ǐ)。爲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作者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被世稱“亞聖”,後世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曾遊說魏、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有《孟子》(現存7篇)一書傳世。《孟子》善於用比喻說理,書中文章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於感染力和說服力,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