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鹽蛇

來源:趣味百科館 1.94W

概況

異名:馬鬃蛇(《廣西藥用動物志》),雷公蛇(《廣西中藥志》)。

什麼是鹽蛇

基源:爲鬣蜥科樹蜥屬動物變色樹蜥去內臟或去皮之全體。樹蜥屬已知30種,中國約8種。

原動物:變色樹蜥Japalura polygouata(Hallowell)

形態:雄性體長大多在90mm之內,偶爾有90~100mm,或以上者。雌性體長很少超過90mm,一般都在80mm之內。尾很長,略近圓柱形,尾長爲體長的3倍,通常爲2.5~2.8倍,偶或超過3倍,但不超過3.3倍。個體越小,尾長的倍數也就越小,反之亦然。體近三角柱形。頭四角錐形,吻鈍圓,吻棱棱角明顯,鼓膜裸露,比眼徑略小。鼓膜上方有二棘狀鱗。頭部鱗大小不等,頭頂上方有一小白點。自頭至尾基部正脊有鬣鱗,越向後鬣鱗越小。至尾基部之後消失。四肢很長,後肢長度爲前肢的1.5~1.7倍,後肢前伸可達顳部。雄性頸部最長之鬣鱗爲眼徑的1.4~1.6倍,雌性不及。生活時易變色,一般爲淺棕或帶灰色,背部有深色斑,尾部有深淺相間的環紋。生殖季節雄性頭部和肩部多爲猩紅色。

生境與分佈:生活在平原或山區有樹林、草叢的低矮山坡、山地、平地等地方。棲息環境很廣,包括河邊、地邊、田邊、路邊、荒地、山坡草叢中、稀樹林、樹舍旁的草垛、禾垛,尤以人畜活動的地方及居民點附近最多。3月初至4月底爲活動期,11月初至翌年3月初隱藏在地下洞隙中進行冬眠。爬行時常揚起頭,能從這一樹枝跳至另一樹枝上。遇驚能從4~5m高的樹上跳下地,鑽入草叢中逃逸。食物包括蝗蟲、螞蟻、蠅、蜻蜓、螳螂、蜘蛛、蝴蝶、蟋蟀、小型鞘翅目動物及某些昆蟲的幼蟲。分佈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生藥

採集:春、夏、秋季均可捕捉。捕捉時,如變色樹蜥在樹上,可用小繩結成活套,繫於一細長竹竿頂端,利用變色樹蜥有擡頭和遇見異物有昂首凝視的習性,迅速套住它的頸部,也可將活套在其頭前搖晃、誘使其頭部鑽入套中,猛地拉回,即可套住;如變色樹蜥在地上活動時,可用小網扣捕。捕後剖腹,除去內臟,烘乾或曬乾,也可鮮用。產於廣西、廣東、海南、雲南。

加工炮製:將原藥材用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並可加少量當歸作佐料,浸泡2~3個月即可。每10kg酒,浸泡原藥40條。

貯藏:置於乾燥處,防潮、防蛀。

藥性

性味:《陸川本草》:“甘,溫。”

功效:滋養強壯,祛風溼。

主治:風溼骨痛,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浸酒或與瘦肉蒸服。

臨牀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風溼關節痛:馬鬃蛇除去內臟適量,浸酒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