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新政是哪幾個人推行的

來源:趣味百科館 1.29W

由范仲淹、富弼、韓琦同時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餘靖同爲諫官。其中由范仲淹領導推行。

慶曆三年,元昊請求議和,西方邊事稍寧,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樞密副使,又擢拔歐陽修、餘靖、王素和蔡襄爲諫官,銳意進取。六月,諫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輔之才,仁宗欲拜爲參知政事,范仲淹推辭不就;八月,仁宗罷免副宰相王舉正,再拜范仲淹爲參知政事。

仁宗調整輔臣結構後,多次召見富弼、范仲淹等人,徵詢天下大事。范仲淹雖感謝皇恩,卻認爲事有先後,朝廷陳弊積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

仁宗遂親筆詔書,開天章閣、陳設筆硯、賜坐以待。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後作《答手詔條陳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僥倖”等十件事。仁宗採納,詔書統一頒佈,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輔臣反對而作罷。

慶曆新政是哪幾個人推行的

中國宋代仁宗慶曆年間進行的改革。宋仁宗時,官僚隊伍龐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遼和西夏威脅着北方和西北邊疆。

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韓琦同時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餘靖同爲諫官。范仲淹與富弼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項以整頓吏治爲中心的改革主張。

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宋仁宗採納了大部分意見,施行新政。

范仲淹整頓官僚機構的六項措施,只不過是微小的改革。至於其它四項如“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搖役”,更談不上徹底的改革。

“十事”宣佈後,“修武備”一項,便因衆多大臣反對而取消;其它各項雖然從慶曆三年十月開始推行,但也無法貫徹下去。

僅僅這樣一點微弱的改革,當時一般官員已認爲“規摹闊大,論者以爲難行”、“任子恩薄磨勘法密,僥倖者不便,於是謗毀浸盛,而朋黨之論,滋不可解”。慶曆新政最後在守舊官僚的激烈反對中,宣告失敗。

經過嚴格考覈,一大批碌碌無爲或貪腐的官員被除淘汰,一批務實能員被提拔到重要崗位,官府行政效能提高了,財政、漕運等狀況有所改善,萎靡的政局開始有了起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