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居民主要從事什麼?

來源:趣味百科館 1.02W

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淩河爲中心。

分佈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居民主要從事什麼?

經濟形態以農業爲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的先民是以農業經濟爲主的定居部落,兼有畜牧和漁獵的經濟生活。紅山的意思是“紅色的山峯”,傳說赤峯的紅山,原名叫“九女山”。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淩河爲中心。分佈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羣體爲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生活在西拉木倫河兩岸的紅山文化部落集團,過着比較穩定的農業經濟生活,已經發現了較多氏族居住營地的遺址。紅山文化的先民是以農業經濟爲主的定居部落,兼有畜牧和漁獵的經濟生活。在手工業生產中,製陶業佔有重要地位。

一些富有製陶經驗的氏族成員已經專門從事這項勞動,大批陶器具有成批加工的相似性。陶器的產量和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佈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

1971年,紅山文化碧玉龍在赤峯市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赤峯市也因此被譽爲“中華玉龍之鄉”。牛河梁遺址的範圍,達到58.95平方公里,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中文名稱:牛河梁遺址佔地面積:58.95 平方公里文化遺存: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羣址遺址文物:玉龍、玉人、玉鳳等遺址年代:約爲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類別:紅山文化晚期遺存地點:遼寧省朝陽凌源市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等遺址和珍貴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這處古文化遺址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都產生重大影響。

它是中華民族尋祖問源的聖地、東方文明的曙光。女神廟海拔631.1米,平面呈窄長形狀,南北最長22米,東西最窄處2米,最寬處9米。廟的主體部分爲七室相連的佈局,南北總長18.4米。女神廟的牆面還有用朱、白兩色相間繪出的幾何形勾連回字紋圖案,線條皆爲寬帶的直線和折線,並以兩兩相對的折線紋爲一組。

雖較爲簡單,卻應爲國內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壁畫。女神廟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史前神殿遺址。廟內出土了被譽爲“中華民族共祖的女神頭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