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子的故事

來源:趣味百科館 2.72W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自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糉最初是作爲端午節祭祖的貢品;到了晉代時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並被正式定爲端午節慶食物。

糉子的故事

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自從屈原投江之後人們都用糉子來紀念屈原,於是糉子就跟屈原、端午節有了不可分割的聯繫。但是關於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是給誰吃的,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有的人認爲糉子並不是給屈原吃的,而是給河裏的魚蝦或者是傳說中的蛟龍吃的。

把糉子給那些生物吃飽了之後,那些魚蝦等就不會去咬有屈原了。有的人又說,糉子就是給屈原吃的。

因爲有傳說,有農民在夢中夢到屈原,然後聽屈原說,他們投的糉子全被魚蝦吃掉了,他並沒有吃到,於是屈原就讓農民用艾草葉將糉子包起來,那些魚蝦才吃不到。當然,現在糉子不僅僅是用於紀念屈原了,這是由於,人們把糉子包得越來越多樣化,口味也越來越多樣化,有豆沙的,鮮肉的,火腿的,蛋黃的。

糉子逐漸發展成爲一種獨特的美食,有的更是走進了外國人的餐桌。在端午節那天,人們不止用糉子表達對屈原的思念。

還有賽龍舟等等各種習俗都是爲了紀念屈原而存在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