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來源:趣味百科館 1.76W

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爲“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以屈原作品爲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爲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人們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做“角黍”、“筒糉”。

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統稱糯米糉。

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爲自己發病是因爲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是爲了紀念誰?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擴展資料:屈原對後世的影響:一、屈原的生命意識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共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

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二、屈原文學作品中的愛國精神對後世的影響屈原作爲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爲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着的愛國熱情,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示範。

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端午節其他民俗活動:扒龍舟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

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嶺南先民就利用獨木舟在近海進行捕撈活動。拴五色線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五彩絲線或源於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遺俗,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標準答案是爲了紀念屈原

地貌與: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呢?也許大家會說這還不簡單,是爲了紀念屈原啊。其實還不盡然,應該說標準答案是爲了紀念屈原,但是標準答案有時候並不是正確答案哦!根據現在對於端午節的研究表明,在屈原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吃糉子的習俗了,而且時間就在夏天的這段時間。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標準答案是爲了紀念屈原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標準答案是爲了紀念屈原 標準答案: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糉子來歷的民間傳說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糉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樑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裏。說明糉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爲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爲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糉子來喂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 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也有傳說,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此外,還有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還有傳說,端午節是祭祀龍圖騰。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 在汨羅江畔,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隆重的龍舟競渡活動。競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廟。

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穿着新裝,扶老攜幼,並擡着龍頭,先到屈子廟朝拜,供以糉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遺像。然後由主祭人將一條紅綢繫到“頭龍”的頭上,由“頭橈”將龍頭扛到江邊洗浴,洗完後將龍頭安於船首,這纔開始賽龍舟用作競渡的龍舟,其形制因時因地而不同。舊時西湖上的龍舟,長約四五丈,頭尾高翹,彩畫成龍形。船首有龍頭太子和鞦韆架,均以小孩裝扮,太子立而不動,鞦韆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劍、戟等“十八般兵器”和各式旗幟。

中艙分上下兩層,中艙下層敲鑼打鼓,旁坐水手划船。船尾樹蜈蚣旗。又如,蘇州的龍舟分成各色,四角遍插旌旗,迎風招展,艙中鼓樂笙簫,粗細間作。

兩旁有劃手16人,船頭立篙師一人,執長篙,稱擋頭。船頭亭上,選面端貌正的兒童,裝扮成臺閣故事,稱“龍頭太子”。船尾高丈餘,牽繫彩繩,由擅長嬉水的小兒表演“獨佔鰲頭”、“童子拜觀音”、“楊妃春睡”等節目。

今天用來競渡的龍船,已比舊時簡化了許多。船分青龍、黃龍、白龍、黑龍等,船身、船上的羅傘旌旗等裝飾,以及劃手們的服裝乃至船槳,都要求同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龍舟短則7丈多,長則11丈餘,划動時有如游龍戲水。福建的龍舟,船首雕刻的龍,口能開合,舌能轉動,栩栩如生。

貴州的龍舟由三隻獨木船聯合而成,中間較長的一隻稱“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揮,兩邊的船稍短,稱“子船”。 龍舟競渡 有關競渡的儀式、規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時因地不同而豐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鑼挾鳴濤鼓駭雷,紅旗斜插剪。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什麼?

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一般認爲,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衆的心裏願望而已。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

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