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古詩翻譯

來源:趣味百科館 8.74K

翻譯:月亮已經下山了,烏鴉的啼叫,寒氣滿天,對着江邊的楓葉和漁火的因爲憂愁而睡不着。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這首詩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楓橋夜泊古詩翻譯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作者: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

賞析: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



《楓橋夜泊》譯文是什麼?

《楓橋夜泊》譯文是: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着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全文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

安史之亂後,作者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使作者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全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楓橋夜泊古詩翻譯是什麼?

楓橋夜泊古詩翻譯是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鄉感情。 

楓橋夜泊賞析。

楓橋夜泊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

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爲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楓橋夜泊》的翻譯

《楓橋夜泊》的翻譯: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着江邊的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冷清的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楓橋夜泊》原文欣賞: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註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爲烏鴉啼鳴,一說爲烏啼鎮。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爲指“江村橋”和“楓橋”。“楓橋”在吳縣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爲“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夥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後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麼能對愁眠,於是附會出一種講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

楓橋夜泊翻譯

《楓橋夜泊》翻譯如下: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面對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我憂愁難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原文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

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爲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爲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爲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爲“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