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子米泡幾個小時最佳

來源:趣味百科館 6.43K

包糉子的糯米需要提前用水浸泡,一般需要泡3-10個小時,讓糯米充分吸飽水分。浸泡的時間越久,糉子米吸入的水分將細胞漲破,釋放出更多黏性,最後煮出來的糉子就會更加綿軟,所以具體的浸泡時間因人的口感喜好而異。

糉子米泡幾個小時最佳

糉子米可以不泡直接包嗎?

答:不能。糉子米沒有經過浸泡吸收足夠水分,黏性不夠,容易導致在包的過程中包不緊,在煮的過程中導致糉子米溢出的情況。另外,糉子米和餡料在沒有水的環境下煮會出現餡料熟了,而糉子米卻熟不了的情況。



包糉子的米泡多長時間最佳?

糉子,這是端午節的標配美食。也可以說是主食,至於口味包法嘛各地都不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口味,有鹹味的,甜味的,素餡的,肉餡的,乾果的原味的等等,最受歡迎的最常見的應該是:紅棗的和肉餡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都有,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都用“糯米”。

做糉子糯米泡發

1.在泡米的過程在空氣中,千萬不要讓你暴露在外面。如果糯米暴露在空氣中會粉化,泡好米會大大縮短蒸的時間。

2.糯米最好不要泡過夜,一般情況下,包糉子的米泡三至四個小時足夠,包糉子浸泡最佳時間爲瀝水時間爲30分鐘,浸泡時間爲40分鐘,米和水的比例爲一比二。這樣泡出的糯米做出的糉子,有光澤,具有糉子的香味。口感軟糯香甜。

下面分享鮮肉糉子的做法,

材料

糯米1000克,白糖25克,肉400克,雞精三克,黃酒十克,精鹽20克,醬油50克,糉葉1000克。

1,選用新鮮糉葉放在鍋中,加清水沒過,煮開約五分鐘後,撈起漂洗乾淨,剪去根,蒂,寢在冷水內。用三成肥,七成瘦豬肉,切成2寸長,八分寬,五分厚的小塊,每塊均爲有肥有瘦,放在碗內,加入精鹽50克,醬油15克,黃酒,雞精,白糖個50克拌勻,醃漬入味。

2,糯米淘淨,瀝乾水分,放入盆內,加入餘下的醬油,精鹽,白糖拌勻,用糉葉兩張摺疊交叉成漏斗狀,灌入一半糯米,放一,

二片豬肉,覆蓋滿糯米,將糉葉折轉,包成四角形,用麻繩紮緊即成生抷。如此一一做好。

3,將包好的糉子生柸放入鍋內,倒入清水淹沒糉子一1至二寸,先用大火煮一,二個小時,再改用小火煮透(中間加開水幾次,保持糉子沁沒水中)即成。鮮肉糉子就做成功了,此糉子外形美觀,糯而有勁,味鮮清香。

包糉子的糯米需要泡多長時間?

包糉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

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

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包糉子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風俗。首先要準備好糉子葉,老北京包糉子的糉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糉子上就被稱爲糉葉。其次則是準備糉子裏面的餡料,將餡料置於糉葉中,糉子則完成了。正常的糉葉應該是黃綠色略顯陳舊。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糉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爲糉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糉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糉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糉子的口感。

包糉子米泡多久合適

包糉子的米泡3-12小時合適。糯米在包糉子之前要浸泡,是因爲糯米經過浸泡後,會因爲吸收水分而發脹,從而增加糯米之間的摩擦力,在包糉子時能夠將糯米壓得更緊實,不會因糯米打滑而包不緊,從而導致漏米。

糉子,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糉子作爲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端午食糉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糉,即糉籺,俗稱糉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糉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糉,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糉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糉子有鹹糉和甜糉兩大類。

包糉子的米泡幾個小時 用多少水泡合適

1、包糉子的米一般要泡三四個小時,但若是能提前一天浸泡它直到糯米會可以被手指碾碎更好,因爲糯米吸收水分越多口感就越好。泡糯米可以使用溫水,長時間泡糯米的時候還要定時給它換水。

2、在泡糯米的時候,可以選擇用溫水來浸泡它並且要將水的分量控制在糯米的兩倍左右,同時提前一天浸泡糯米的時候還要每五六個小時就給糯米換一次水。不過不同糯米吸收水分的速度可能都會有略微區別,若是我們掌握不好具體的泡糯米時間的話,就可以在糯米能被手指碾碎的時候將它們從水中撈出來使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