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的產地

來源:趣味百科館 7.34K

冬瓜的產地主要在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及溫帶地區,中國雲南南部有野生的。冬瓜喜溫暖溼潤的環境,生長溫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生長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溼潤。每天需要提供充足光照,促使植株進行光合作用,有利於植株開花結果。

冬瓜在花凋謝後30-35天即可採收。採收前,不宜施肥或澆水,以利增強冬瓜的光合作用,減少冬瓜的含水量,這樣才能提高冬瓜的貯存時間。

採收冬瓜時一般是用剪刀剪下來,以免瓜蔓被拉傷,瓜果也要輕拿輕放,不能碰傷,以便於存放。

冬瓜成熟後就收,如果是過晚採收的話,冬瓜過於成熟,其肉質將會變軟,不耐貯運。冬瓜成熟後,它表皮色深,絨毛很少,爲提高其經濟效益,可以提前上市。

冬瓜的產地


冬瓜原產地在哪裏?

冬瓜的原產地爲我國南部及印度,主要栽培於東亞及非洲。我國全國皆有栽培,而以臺灣、廣東產最巨大之品”。另據日本資料清水茂(1977)等認爲:“原產在東南亞,南洋羣島,南澳大利亞,印度等地,至今爪哇有平地自生者”。另據李瑤(1984)著述援引吳徵鎰,白樹勳等(1975)介紹,野冬瓜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有分佈,瓜只有小碗大,昧苦,入藥用,傣族語叫“麻巴悶哄”,思茅一帶叫“山墩,羅鍋底”。綜合以上情況,冬瓜應爲熱帶,亞熱帶多源性產物,似較妥善。冬瓜既在漢魏時期遍佈南北,我國又有野生種存在,證明冬瓜的原產地具有多源性。

冬瓜名稱的由來,據古書《廣雅》載:“冬瓜經霜後,皮上白如粉塗,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本草綱目》則稱:“冬瓜以其冬熟也”。可見這兩種叫法,都各有道理。 冬瓜的來歷,古代文獻中秦代以前未見以冬瓜命名著錄,初見《廣雅》,繼見《齊民要術》郭橐駝《種樹書》對前兩文全部抄錄,王世懋《瓜蔬疏》載:“冬瓜,天下結實大者,無若冬瓜’。至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較詳。 關於冬瓜的栽培技術,據古代《齊民要術》已經十分詳細,書載:“種冬瓜法:“傍牆陰地作區,圓二尺,深五寸,以熟糞及土相和,正月晦日種,二月,三月亦佳。既生,以柴木倚牆,令其緣上,早則澆之。八月斷其梢,減其實,一本但留五、六枚,多留則不成也,十月霜足收之,早收則爛,削去皮子,放芥子醬中或美豆醬中藏之佳”。又載“區種冬瓜法:冬則堆雪著區上爲堆,潤澤肥好,乃勝春種”。這項一千四百年前的栽培技術,基本上可算掌握了重點要領。特別是區種法提出,冬前挖穴推雪於穴上堆積,潤肥保墒,以備春種。這是抗旱春播的一頂好經驗。 《本草綱目》則對形態習性加以描述,據載:“冬瓜,三月生苗引蔓,大葉團而有尖,莖葉皆有刺毛。六,七月開黃花,結實,大者徑尺餘,長三、四尺。嫩時,綠色有毛,老則蒼色有粉。其皮堅厚,其肉肥白,其瓤謂之練,白虛如絮,可以浣練衣服。其子渭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後取之,其肉可煮爲茹,可蜜爲果。其子仁亦可食。蓋兼蔬果之用”。李時珍對植物形態學的觀察,在古籍中可謂無與論比。在其它古代醫學著作中如樑陶弘景注《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唐,孟詵《食療本草》,宋。馬志《開寶本草》元《王禎農書》,明《便民圖纂》均有有關冬瓜食法、種法、藥性各種描述。

冬瓜產地在哪裏 冬瓜什麼時候種

     冬瓜是我們較爲常見的蔬菜,我國各地區有栽培。主要分佈於亞洲其他熱帶、亞熱帶地區,澳大利亞東部及馬達加斯加等地。

   

      冬瓜種植時間:廣州地區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兩季,以春植較多,一般在1-2月播種。在採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後,空氣溼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

廣州地區冬瓜栽培分春植和秋植兩季,以春植較多,一般在1-2月播種。在採取防寒措施前提下,早播比遲播好,在1月上、中旬播種,可延長生長期,尤其延長營養生長期,使冬瓜在雨季前後,空氣溼度較大,溫度在20℃以上之時座果。秋植冬瓜一般在小暑前後(7月上、中旬)播種。

育苗

農曆臘月上旬,先用55℃溫水將種子浸泡5分鐘,不斷攪拌,再進行催芽,每天用溫水沖刷一次。待種子露白時,投入營養鉢內,按期灑水,使營養土維持一定溼度。1個月後瓜苗長出心葉,移入大棚。

定植

定植前施足底肥,按行距2米—2.5米,株距0.5米起壟,起壟後覆膜,移苗後用高美施有機腐殖酸活性液肥500倍—600倍灌根,以利促根發育。

生長中期管理

定植至開花期,衝施適量腐熟好的雞糞,待冬瓜長至0.5公斤—1公斤時,要水勤肥重,以促果實發育膨大。牽藤長蔓後,適時引蔓、壓蔓、打叉、摘心,否則會影響坐瓜率。開花時,早上6時—8時,用2,4—D坐瓜靈人工授粉,並留意病蟲害防治。

適時採收

冬瓜以老瓜耐貯運,食味佳,在座果後45天左右,瓜皮發亮墨綠色,而植株大部分葉片保持青綠而未枯黃,選擇晴天的上午採收。但也可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適當提前採收上市。

3月份冬瓜出自哪裏

3月份冬瓜出自亞洲熱帶地區。

冬瓜的原產地在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佈,但是目前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有種植,常見的產地有河北、河南、山東、雲南等地區。如今世界各地都有種植冬瓜,比較有名的冬瓜的產地是河北,一般河北的氣候是四季分明的,很適合冬瓜的生長。

冬瓜一般適合在比較溫暖的地方生長,它的原產地是在中國和東印度,目前在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佈。冬瓜的原產地不是在中國,但是目前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有種植,常見的產地有河北、河南、山東、雲南等地區。

冬瓜基地介紹怎麼寫

由產地,生長的環境條件,生長特性。

冬瓜原產於在我國南部地區,在我國各地區都有分佈,我國主要產地爲廣西、廣東、海南、山東、江蘇、四川、河南、福建等省。冬瓜一般在溫度高時生長良好,它是短日性植物,對日照的要求不高,冬瓜雖然根系發達,但是葉蔓和果實都很大,所以也需要極大地水分,不怎麼耐旱。

產地:

一、冬瓜產地

1、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產地包括廣西、廣東、海南、山東、江蘇、四川、河南、福建等省,原產地在我國南部地區及印度。

2、冬瓜具有喜溫耐熱,產量高,耐儲運的特性,是夏秋兩季的重要蔬菜品種之一。

生長地理環境:

二、冬瓜的產地環境

1、溫度

(1)冬瓜在較高的溫度下生長較好,種子發芽的適溫爲30℃左右,20℃下發芽變得緩慢。

(2)在15℃時生長緩慢,在10℃以下溫度,光照弱,溼度大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凍。

(3)在20-25℃生長良好,25℃以上時生長迅速,但是不叫纖弱,容易感染病害。

生長日照時間:

2、日照

(1)冬瓜屬於短日性植物,對日照的要求不嚴格。

(2)幼苗期在稍低的溫度下可以促進發育,雌花和雄花的發生節位提前。

生長灌溉條件:

3、水分

(1)冬瓜的根系發達,吸水性很強,但是葉蔓大,果實也大,消耗水份較多,因此也不怎麼耐旱。

(2)特別是座果期,果實不斷地發育,需要的水分最多,較高的空氣溼度和氣溫有利於座果。

(3)果實到了發育後期,特別是採收前,水分不宜過多,不然最品質和儲藏造成影響。

生長土壤條件:

4、土壤

(1)每5000公斤的冬瓜,大約需要15-18公斤的氮和12-13公斤的磷以及12-15公斤的鉀。

(2)幼苗期的吸收量最小,抽蔓期也不算多,到了開花結果期,特別是育前期和中期吸收量大,而後期吸收量又減少。

(3)冬瓜的生長週期比較長,而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很強,可以很好的利用土壤的養分。

冬瓜的原產地及得名原因是什麼?

冬瓜原產印度,唐代傳如我國。

具體請參考:

冬瓜名字的來歷主要是與人類對萬物的認識和它本身的色彩有很大的關係。冬瓜外觀看去有一層白霜如同冬天裏的雪,還加上瓜肉也是白色,由此而得名於冬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