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之關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來源:趣味百科館 1.42W

古人之關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爲: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該文是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

古人之關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翻譯

該篇遊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

原文節選: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熱門標籤